中医养生:你的生活方式,正在悄悄伤害你!
【颈肩腰腿痛】系列械字号产品,一二类械字号产品、各类大健康产品贴牌代加工厂。
颈肩腰腿痛凝胶、颈肩膏药贴、各种儿童膏药、隔物灸、远红外理疗贴、远红外磁疗贴、三伏贴等。
可进诊所、药店、医院等,量大支持OEM贴牌代加工,详情可加微信咨询:710178450
俗语说,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一个人从健康到生病,往往在不知不觉中。
而当疾病来袭时,人们常常手足无措,甚至病急乱投医。
殊不知,《黄帝内经》曰:"上工治未病,中工治欲病,下工治已病。"
这句话道出了中医最高明的养生之道,那就是预防胜于治疗。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人们往往忽视了养生,等到身体亮起红灯时才追悔莫及。
那么,中医养生的精髓究竟是什么?为什么说上工治未病?
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,50岁的张女士撑着把大伞,踏进了药铺。她面色憔悴,眼圈乌黑,一副久病缠身的模样。药铺里幽幽的药香扑鼻而来,老中医正坐在柜台后,悠闲地品着茶。
"老先生,我这病算是没治了。西医说是更年期综合征,开了一大堆药,吃了好几个月也没见好。头晕目眩,失眠多梦,烦躁焦虑,腰膝酸痛……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!"张女士一脸愁容,像是要哭出来。
老中医不紧不慢地放下茶杯,拂须而笑:"莫慌,让我给你把把脉。" 他拉过张女士的手腕,指下一番细细体察。
"脉象浮大而无力,舌苔薄白,面色晦暗无华。这是气血不足,肝肾阴虚啊。"老中医喃喃自语。接着抬起头,语重心长道:"你是不是经常熬夜?饮食不当?还爱生闷气?"
张女士惊讶地点点头:"我工作压力大,经常加班,饮食没有规律,还总是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。可是,这跟生病有什么关系呢?"
老中医微微一笑:"七情易伤,情志失调,可伤肝肾,耗气伤血啊。中医讲,百病生于气。气虚则百病生。现代人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不懂得养生之道,结果小病拖成大病,甚至酿成终身之患。"
"那应该怎么办呢?"张女士急切地问。
"要学会顺应自然,遵循阴阳平衡的道理。早睡早起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。心平气和,不要为琐事伤神。这就是中医'治未病'的精髓啊。"
老中医边说,边从药柜里取出几味中药,熟练地称量起来。"我给你开副养生方,调理肝肾,益气养血。记住要按时服用,忌口腻补,再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。用不了多久,身体就能恢复元气,病自然就好了。"
张女士接过药草,感激涕零:"谢谢老先生,我今天真是醍醐灌顶啊。我一定要改掉不良习惯,好好养生,不能再让病魔缠身了。"
中医历来讲究"天人合一",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。而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,就是阴阳的消长,日月的升降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"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"意思是人的生命活动,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升降的规律。
譬如,太阳东升,万物苏醒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上升,这时气血旺盛,人自然精神饱满。太阳西沉,万物休眠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下降,气血归藏,人就会感到倦怠,需要休息了。
中医认为,人体就如同一个小宇宙,内在的气机升降,必须与外在的自然节律保持同步。一旦违背了天道,气机逆乱,疾病自然就会找上门来。
所以,中医养生讲究"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",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规律。
春天万物萌发,要早睡早起,多在户外活动,助长阳气;夏天阳气最旺,要防暑降温,保护阳气不过度耗损;秋天要养肺,早睡晚起,防止肺气受伤;冬天要补肾,适当藏精蓄锐,为来年积蓄能量。
这样,与天地同呼吸,与日月共生灭,人的身心自然健康长寿。
中医认为,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,有赖于气血的周流畅通。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。如果经络不通,气血运行受阻,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不能及时排出,久而久之就会酿成各种疾病。
比如,胃寒往往是因为人体阳气不足,中焦受寒,导致胃的温煦之气被寒邪所遏,不能宣发。胃失和降,清阳之气不能上升,浊阴之气反而上逆,于是胸闷恶心,食欲不振。更甚者,会出现头晕眼花,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。
再如,肝火上炎往往是由于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郁而化火。肝火上冲,清窍失养,则会头痛眩晕,烦躁易怒,口苦咽干。甚则吐血衄血,危及生命。
从这些病例中可以看出,中医望闻问切,审证求因,从整体观来辨证论治。找到了病根,对症施治,标本兼顾,则疾病自然痊愈。单纯遏止表面的症状,无异于"削足适履",治标不治本。
那么,如何"治未病"?中医讲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。只要人体的正气充沛,抵抗力强,外邪就难以入侵。所谓"虚不受补",就是提醒人们,如果胃的温煦之气不足,单纯进补反而会助湿助热,适得其反。虚则补其母,必须从根本上调理。这就需要在饮食起居上听从天道,慎重调摄。
养生讲究心性修养,起居有常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"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"告诫人们要保持一颗平和恬淡的心,不要过度耗神伤精。
晚上11点至凌晨3点,是人体阳气最为收敛的时候,也是进行自我修复的最佳时机。所以最迟不要超过11点睡觉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。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这段时间内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,促进细胞再生,增强免疫力,可谓不谋而合。
饮食也关乎养生。中医讲究食性平和,适量为宜。晨起可以喝杯淡盐水,促进排便排毒。平时少食辛辣刺激,烧烤油炸之品,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粥汤、蔬果等。用餐时七分饱最好,给胃留有余地。
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很快了,常常不得不透支身体。养生的关键在于"舍得"二字。
舍弃不良嗜好,得到健康长寿。的确需要一份定力与决心。学会给自己减压,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,不为过眼云烟而伤神。相信只要循序渐进,用心感悟,一定能修炼出返璞归真,身心合一的健康人生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"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。"意思是要懂得规避和节制,避免过度放纵伤害了自身正气。欲望就像心中贼,唯有管得住,才不致酿成大错。
人有七情六欲,喜怒哀惧爱恶欲,应对不当,最易伤五脏。意念和行为来源于一念之差,而积蓄成习往往不易觉察。等到如洪水决堤时,悔之晚矣。所以中医养生讲究慎独,即在独处时,也要时刻自省自律。
古人云:食色性也。过度的房事,是最耗精伤髓的。中医讲"肾藏精,精生髓",肾精亏虚,则骨骼无以生长,牙齿无以坚固,发无以长,精神无以旺盛。房事过度,犹如大敌当前,会让人一蹶不振。
工作上的勤奋固然可嘉,但切忌疲劳过度。《韩非子》有云:"恬然自得,务于静者,人之善守也。躁而失志,务外驰骋者,人之失守也。"提醒人们要懂得劳逸结合,闲时收敛心神,忙时也别太过了头。
我们要学会在紧张的生活中开辟一方心灵净土,与大自然频繁接触,抒解压力,滋养心灵。惬意地走在林荫小道,闻花香,听鸟语,观云卷云舒。你会忘却都市喧嚣的烦恼,从容地体味人生的真谛。
俗话说得好:"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"有舍,才有得。
《道德经》曰:"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"道出了天人之别。人往往贪得无厌,不懂天道,却又妄图人定胜天。而大自然的旨意,恰恰相反,是要收敛过盛的,补益匮乏的,从而达至平衡。
庄子也说:"通天下一气耳。"点明了万物浑然一体,遵循同一法则的道理。在这个纷繁芜杂的时代,人们往往被眼前的得失困扰,为蝇头小利所迷,看不清方向,更听不到内心的声音。
而中医养生的真谛告诉我们,一切要遵从天道,顺应自然,以平常心看世界。生老病死,聚散离合,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。当你懂得接纳一切,随遇而安时,人生从此豁然开朗,不药而愈。
也许有人会问,中医养生之道高深莫测,如何才能学得精要?古人云:"大道至简,实践为要。"知易行难,贵在坚持。从一念之间的觉察做起,转识成智,日积月累,简单的道理就能落实到生活中。
看到这里,你是否对中医的养生之道有了更深的领悟?是否被其深邃的哲学智慧所折服?身体是我们的本钱,唯有爱惜,方能无病无灾。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,蕴藏着老祖宗留下的健康长寿秘笈。
中医之道,返璞归真,以天为镜,以道为师。于平淡中参悟人生,在简朴里体味智慧。奇迹,常在心存善念,知足常乐时发生。你可愿踏上这康庄大道?